主题: 贵州“两步走” 先助300万人脱贫

  • 城市猎人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214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5/12/15 12:22:59
  • 来自:贵州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息烽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为了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贵州省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,并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。到2017年末,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,按照省定标准24个贫困县、375个贫困乡镇脱贫“摘帽”,5800个贫困村出列,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。到2020年末,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“摘帽”,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贫困群众收入迈上新台阶,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,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,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,全面消除绝对贫困。精准扶贫,贵在“精准”,明确每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。省扶贫办日前组织的扶贫经验交流活动,亮出了“十大重点县”脱贫的典型案例。贵州扶贫究竟有哪些新招和实招?“十大重点县”脱贫又有哪些重点和亮点?早报近期将为大家进行连续报道。

  长顺:绿壳蛋鸡扶贫

  长顺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、“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”片区县,也是黔中经济区及黔中核心城市群中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。依托“绿壳蛋鸡、高钙苹果、紫王葡萄、优质核桃”四大支柱产业,长顺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效果。尤其是打造绿壳蛋品牌,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,2009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,2012年获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,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“长顺绿壳鸡蛋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绿壳鸡“二维码”防伪查询平台,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溯源追踪系统。 2011年以来,长顺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.5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341元增加到7880元,其中,绿壳蛋鸡产业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515万元,发展绿壳蛋鸡200万羽,覆盖2.38万人,其中贫困人口占65%。同时,积极引导金融资金、社会资金、农户自筹资金,投入绿壳蛋鸡产业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长顺县绿壳蛋鸡饲养稳定,禽、蛋产值达10亿元,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占到了45.5%,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18元中来自畜牧业1465元,在黔南州12县(市)排名第一。绿壳蛋鸡养殖规模快速发展,养殖户也由2012年 的5600户 增加 到目 前的 4万余户。

  赫章:畜牧“放母还犊”

  赫章县被列入“十大重点县”扶持后,整合退牧还草、石漠化治理、“三江源”生态保护、产业化科技扶贫等项目,构建“畜牧大环境”。采取“放母还犊(还羔)”方式,规定发展目标和使用年限,收回后作为新一轮发展资金。建立土地流转机制。政府对退耕种草农户第1一3年每亩补助农民300斤粮食。制定贷款贴息、以奖代补、零费用担保等优惠政策,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、技术、信息服务、基地建设以及新品种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。实施品牌战略,完善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,增强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。目前,以肉牛加工为主的利民食品已获进入沃尔玛超市销售,“黑马羊”获贵州省无公害肉羊产地认证。

  建成贵州黑山羊原种保种区1个,存栏贵州黑山羊基础种母羊2万只;建成种羊场2个,存栏贵州半细毛羊基础种母羊800只,小尾寒羊基础种母羊1000只;建成牛改点41个,年输配母牛2.3万头。规模养殖比重从“十一五”末的12.6提高到56%,培育新增牛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7个,入社会员1.56万人。建设省级畜牧业园区1个,培育生产、加工企业2个,新建牲畜交易市场8个,年新增上市交易量12万头(只)。以威奢、兴发、松林坡、雉街、珠市为主产区的肉羊产业带、以财神、可乐、朱明、德卓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肉牛产业带初步形成,区域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。2014年末,赫章县牛、羊存栏分别达12.4万头、33.74万只;出栏分别达3.56万头、17.08万只。草食畜禽肉类产量达1.24万吨,占全县肉类总产量比重达24.8%。草食畜禽产值2.9亿元,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48%。

  黄平:先种草后致富

  2011年以来,黄平县积极引导农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,全县共整合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资金1.026亿元投入基地建设,实现人工种草2.0355万亩,改良草地6.2758万亩,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小区61个,新增核心养牛户1530户,新增基础能繁母牛3423头,新建牛舍3.298万平方米,投放饲草加工机械44台,建青贮池2230立方米。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已覆盖11个乡镇142个村。已建项目区,新增出栏牛3160头,新增产值929.356余万元,户均增收0.6074万元,一年以上项目户人均年获纯利润1000元以上。2014年末,全县牛存栏10.89万头,出栏3.65万头。黄平县总结了“联户统分”、“集中寄养”、“协议全包”等3个模式,并逐步走向以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、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,以合作社为主体,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运用到合作社的生产管理当中,大大提高合作社的生产运营效率,从而实现“标准化”、“精细化”的生产管理。在发展中,合作社上联企业,下联农户,起到了连接纽带的作用。农户利用扶贫资金配额入股企业、合作社,有效利用平台资源,与其结成利益共同体,形成“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”的利润分配关系。新州镇窝田村以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组织100户农户成立合作社,并分别与项目农户和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目前公司养殖场建有标准化圈舍面积3200平方米,养殖场有能繁母牛存栏200头,年出栏育肥牛800头以上。公司还承包有500亩蓝莓种植基地,利用养殖场牛粪作为肥料种植蓝莓,有效发挥和利用资源。浪洞镇浪洞村以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由57户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,贫困户将按分配所占的财政扶贫资金量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,并与合作社签订种草养牛合作协议,按照协议每年发放红利给项目农户,保证项目农户获得增收。目前合作社养殖场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,其中建有标准化圈舍面积3250平方米,年出栏育肥牛1000头以上。合作社带领附近农户种植玉米和高粱共计1800多亩,合作社再以市场价收购作为合作社烤酒原料,以酒糟饲喂育肥牛,形成资源的有效循环。以点带面、辐射周边,形成养殖小区(大户)与贫困户互为利益的发展格局。

作者:李朝恒 编辑:纪筱筱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
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