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民风民俗

民风民俗

关键词:息烽民风民俗,息烽石硐,息烽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息烽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889415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148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 息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,居住着汉、苗、布依、彝等20个民族。在19个少数民族中,尤以苗族人口居多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4%,因其生活习俗、语言服饰等的差异,又可分为五个支系。
  息烽的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、生活中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:有较为完整的语言和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;有古老而奇特的婚姻习俗,有优美的芦笙舞蹈和动人的民间传说;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,这些犹如朵朵烂漫的山花在苗乡竞放,又像杯杯浓醇的美酒在苗寨飘香。
  息烽苗族服饰图案取材于地理环境、神话传说以及花、鸟、鱼、兽等,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其构图多采用高度图案化,讲究对称美;其工艺制作广泛应用了飞针、跳针、梭花、堆花、插花、背针、蜡染等工艺,使画面层次丰满、形态更为逼真。
  追牛角酒是苗族同胞最高规格的待客礼仪。所用酒是一种特制的保健饲料酒,它用刺梨、杜仲、灵芝等多种原料精酿而成,老少皆宜,妇孺可喝。
  朋友,欢迎您到这方来,好客的苗家人一定会让您尝到味美甘甜的牛角酒,目睹追牛角的盛况。


石硐乡的苗族芦笙文化
-----探访芦笙传人杨波
徐天国 张厚强


  在息烽县西部的石硐乡,有一个苗族村叫水头村,那里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。正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,才使得芦笙世家杨波与他组建的芦笙表演队应运而生,并且声名远播。
  带着一种倾慕已久的崇敬之情,笔者走进这个苗族同胞传统的一种乐器,其音悦耳,动听,是苗族同胞用来装点节日,烘托喜庆气氛的。但它的吹弹必须有行家指点,演奏者才能进入到一种至高的境界。据杨波介绍,他已故的父亲杨少明就是一位深谙此道的大专家,并且经其父指导的弟子曾荣幸远到日本表演过。深受父亲影响的杨波,理所当然地成了父亲的嫡传弟子。1984年,杨波经过深思熟虑组建军了芦笙表演队,他自已被推选为队长。而今,这支苗族芦笙表演队已有队员9人,其中女队员4人,《花鼓舞》,《爬杆》,《斗牛》,《踏碗》等10个节目成了表演队的压轴戏。
  “息烽除了要倾力打造好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’这块黑色文化品牌外,还应打造好少数民族文化这张‘名片’。作为在息烽乃此至贵阳都颇具影响的石硐乡苗族芦笙舞,有关部门则应该加以引导和扶持,使之成为息烽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风格的一朵奇葩。”话一切入正题,杨波的见解一针见血。
  今年四十出头的杨波看上去仍显得很年轻。谈及自已组建芦笙表演队的参赛经历,他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:1990年,杨波与其他2名队员代表我县参加了省第一届民族民间芦笙表演大赛,《虎背饮酒》、《踏碗》、《祝酒舞》三个参赛节目均获优秀奖,杨波获个人精神文明奖。2002年,他率队参加贵阳市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,表演的节目《斗牛》获团体三等奖,他个人也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。杨波说,表演队自成立以来,参加省、市比赛演出已达6次,多次获得团体三等奖,其间他个人就获得精神文明奖4次;此外还参加农历“四月八”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节日表演。说到兴奋处,杨波向笔者展示出了一大堆获奖证书和奖章。
  对芦笙表演队今后的发展走向,杨波表现出极大的忧虑。他说: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缺少资金、无钱购买演出所需的服装、乐器等;再就是队伍不稳定,参加比赛或表演,需提前到处找队员,往往是现编、现练、现排、加上队员文化素质不高、投入训练时间过少等因素,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芦笙表演队的壮大的发展。
  其实在杨波看来,如能筹集到2万元资金,眼前面临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。再者,由于芦笙表演队文化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,仍保持着浓厚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,倘若深挖其厚重的文化内涵,投放市场的前景必定广阔。杨波透露,由他独创的一套芦笙吹弹技巧经过技术改进后,已从原来至少需半年才能学会,缩短到现在10天就可以掌握其要领了;独特节目----《爬杆》在贵阳市上演后,成了社会公认少有的“品牌”节目。眼下,杨波的愿望是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,以加大对芦笙队人员的业务培训,引领这支芦笙队走出低谷,迈步省内外,开进大市场,真正塑起一张宣传息烽的少数民族文化“名片”。
  石硐乡苗族芦笙表演队,是该县唯一的一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表演队伍。我们真诚祝愿杨波和他的芦笙表演队,早日走出困境,奔向大世界!


民间艺术

  息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,现流传下来的民间文艺形式有花灯、龙灯、舞狮、民歌、民谣和民间传说故事等,每年春节,大部分村寨还保留着玩龙灯、花灯和舞狮的习俗。息烽主要文学艺术形式有小说、诗歌、剧本、音乐、美术、书法和摄影等,但除诗歌、书法外,有影响的不多。其中,明末清初的高僧语蒿在息烽西望山驻锡8年,创作了大量诗歌,现存400余首。清乾隆年间,李专的诗歌、书法享誉西南,著有《白云诗集》10卷刊行于世。解放前,任可澄、桂诗成的诗歌、书法在贵州省也很有名,西望山多处景点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的手迹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文化信息

电话:010-617445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149186452#qq.com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8室 邮编:102209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